“辛勤的付出,总会得到丰厚的回报。”这句话是对武陵源区近年来的政法综治维稳工作再恰当不过的注释。
翻开过去一年平安武陵源建设的成绩单,一个个鲜活的数字让人眼前一亮。如:获评全市反邪教工作先进区县;省、市民调成绩均排全市第一;连续第四次摘取全国法治县(市、区)创建活动先进单位;进京访同期下降54.5%,进京非访登记零人次;全区刑事案件和治安案件较去年同期分别下降30.6%和50.09%……
今年来,武陵源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致力建设新时代更高水平的平安旅游胜地取得了明显成效,实现“发案少、秩序好、社会稳定、群众满意”的目标,向全区人民和中外游客交上了一份亮眼的平安满意答卷。
建好“防控堤”维护国家政治安全
12月4日,武陵源区吴家峪门票站,游人安全有序的通过安检通道进入核心景区观光游览。在百龙天梯、天子山索道、宝峰湖、黄龙洞等人员密集场所防暴安全设施同样得到了全面加强。
维护国家政治安全,要从现实矛盾和重点方向出发。武陵源区全面提升防范应对各类风险挑战的能力,确保国家长治久安、人民安居乐业。
新建国家安全人民防线建设小组85个,33个村(社区)全部配备联络员,组织体系全覆盖。“门票+国安宣传单”“举报电话提示牌进宾馆”“4.15四个一”宣传、全民测试、微信公众号“每日一题”有序开展,维护国家安全已经成为全区干部群众的共识。万人参加“对邪教说不”网上签名活动,严格管控、转化邪教重点人员,实现邪教人员零增长。
全面压实反恐防暴工作责任,武装巡逻、风险预警、应急演练、防控打击有序推进,核心景区人员密集场所防暴安全设施得到全面加强,涉恐重点人员摸排管控密集开展,防控更加严密。
强化网络意识形态阵地建设和管理,组建评论员队伍,完善网络舆情的监测预警、交办转办和联动处置机制,24小时动态监测网络政治安全,有效管控了网络舆情事件的发生。
筑牢“稳定墙”防范化解矛盾纠纷
11月19日,武陵源区索溪峪街道双文村村民卓某一家因家庭财产分割发生口角,场面一度非常激烈。驻村辅警曹文勇得知情况后赶到现场,经过长达两个多小时的调解,卓某一家人最终握手言和。
近年来,武陵源着眼于综合治理,切实推进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突出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突出排查化解矛盾纠纷,维护社会大局稳定。
提前打好“预防针”,做好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把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作为刚性要求、前置条件来推进。所有新开工项目必须进行稳评才能立项,所有建设项目必须缴纳农民工工资保障金,否则一律不予核发施工许可证,开展稳评事项19件,暂缓实施1件。做到了应评尽评,守住了“大事不出,小事可控”的底线。
平安,不是因为社会矛盾的减少,而是源于对化解矛盾的重视和化解矛盾的效率。武陵源区突出排查化解矛盾纠纷,坚持常委包片、处级干部联点、区(垂)直单位联村(社区)综治维稳工作机制,落实重点不稳定问题交办、调度、督办、通报制度。健全联合接访、联席会议、内部通报等工作制度,31名处级领导每月按班在信访局接访,22个单位负责人及派驻人员对应时间联合接访,实现联合接访制度化、常态化。稳妥化解涉稳事件8起,成功化解“不夜城”系列债务纠纷。圆满完成全国两会、博鳌论坛等重大安保维稳任务。学习“枫桥经验”,形成以人民调解为基础,行政调解、司法调解各自发挥作用又相互衔接配合的“三调联动”工作体系,进一步深化服务群众“三三制”、服务游客“三必须”活动,坚持快速化解旅游矛盾纠纷,游客满意率达100%,调解机制模式得到中央、省、市有关部门充分肯定和推介。根据司法部安排,第十届海峡论坛(台湾)基层调解员联谊交流代表团来武陵源区进行了考察和交流。
“红袖章”“志愿者”等义务巡逻队活跃在大街小巷,群防群治力量日益壮大。公安、巡特警、武警、交警联合开展常态化大巡防、大防控、大整治,连续8年命案全破、“两抢”案全破。森林防火责任全面压实,实现核心景区连续59年无森林火灾发生。全面实施“121”旅游警务战略,在33个村(居)落实“一村双警一站”,将防控力量放在前沿阵地。拓展开展“10+X”平安创建活动,其中80余家单位在联系村(社区)开展 “平安家庭•美丽庭院”评比表彰活动,对李美斌、唐辉见义勇为事迹进行通报表彰。杨家坪村帮扶工作队创造性的把银行管理理念导入到村部管理,成立杨家坪村“美丽先锋模范银行”,构建以先锋模范币动态存扣,并按累计币值享受物质和精神分红机制,村民以家庭为单位实行一月一存扣,一月一公示,年终集中兑现分红派息。群众参与平安建设热情不断激发,平安创建氛围日益浓厚。
织密“平安网”深化社会综合治理
8月30日,武陵源区索溪峪街道双文村邱家坪,公路沿线渣土车掉下的运输垃圾已经清理干净,易发长门前的下水涵管也得到顺利解决。两起事件的成功解决得益于网格化管理平台,从上报事件到完成处置仅仅3天时间,此举也得到村民的一致肯定。
前有视频探头,及时发现街面问题;后有指挥中心,快速指令处置警情;借助网格化、智能化的深入应用,为社会综合治理即时把脉……大数据赋予城市智慧的大脑,也织密了守护武陵源城乡平安的“平安网”。
城区、景区、农村三大板块网格化管理体系全面建成,破解了“看得见管不了、管得了看不见、该管的不想见”治理难题。全区划分一级网格68个,配备专职网格员86名,兼职网格员275名,按“1+5+N”模式初步形成 “多网合一、一网打尽”的组团式服务。区委常委会议、区政府常务会议专题研究网格化社会治理工作,区委办、区政府办下发《城市管理网格化实施方案》,首推“区级领导联网格、区直单位包网格、属地街道管网格”服务管理机制,38个单位加入网格服务团队,坚持网格员日常巡查、区直单位定期巡查、行业部门适时巡查的共享联动巡查方式,真正让小事解决在网格,纠纷化解在网格,文明劝导在网格,助力“六城同创”顺利推进。“有事就找网格员”已成为武陵源区城乡居民的普遍共识。在索溪峪街道试点推行“网格+十户联防组+党建”的党建微网格社会治理模式,得到国家发改委、省委政法委相关领导点赞。
推进 “雪亮工程”补点、扩面建设,新建监控探头809个。加强视频监控联网应用,整合景区、城区视频监控信号资源522路。在全区乡(街道)、村(社区)推行“综治中心+雪亮乡村”标准化建设,并纳入城乡互助共建内容,把索溪峪街道及其村(社区)建成为全区示范点,先后3次召开现场会、推进会,目前已建设19个村(社区),占比57.58%。推行 “一键式音频紧急救助报警系统”,建成113个音频报警点,景区、学校、医院等公共场所的安全风险得到有效防控。
面对群众期盼,武陵源各级政法综治维稳部门,将民意转化为具体行动,突出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区委常委会专题研究,成立组织机构专抓落实,坚持优先安排、全额保障专项经费,高规格动员部署,高频度督查调度,多形式宣传走访,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人人知、户户晓。出台线索举报奖励办法,建立线索收集、移交、处理、回复制度,核查线索51条,查处一批涉毒赌、涉枪爆、寻衅滋事、非法拘禁案件;办理“涉黑涉恶”腐败和信访件2件,严打高压态势快速形成,阻工闹事、参工参运、强买强卖等涉恶违法现象明显减少,刑事案件和行政案件较去年同期分别下降30.6%和50.09%。治乱强基同步推进,对“村霸”和宗族势力问题进行摸底排查,2名支部书记被停职问责。开展“黑车黑导黑社黑店”专项整治行动,重拳整治旅游市场治安秩序,办理追客赶客等涉旅案件20起,行政拘留24人,教育训诫70多人,涉旅投诉量再度下降,今年“国庆节”期间旅游购物场所零投诉。上半年省民调中,关于扫黑除恶开展情况公众评价指标,武陵源得分97.64,排全市第一,高于全省平均分7.1分。
撑起“保护伞”服务社会发展大局
今年3月11日,游客孟先生因旅行社多收门票费产生纠纷,武陵源区人民发言法官微信受理后,通过微信调解室对孟先生和旅行社进行协调,最终旅行社退回孟先生等人门票费847元。
今年来,武陵源区切实发挥“刀把子”利器作用,统筹政法机关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为助推武陵源区乡村振兴发展大局提供了有效的司法服务、治安服务、法律服务和环境服务,护航武陵源经济发展。
加大农村普法力度,多种形式宣传乡村振兴、脱贫攻坚战略方面的法律法规。区法院开展集中审判执行“春雷行动”,保护“母亲河”,对环境资源保护行政案件坚持快审快判。区检察院开展水源地专项保护行动,对污水处理、畜禽养殖等环境污染问题,发出检察建议,督促职能部门严格履职,整治污染问题11件。
网上旅游速裁法庭、旅游检察工作室、涉旅警情速调速处、景区应急救援救治等机制不断提质升级,有效保障了国内外游客平安满意。网上旅游速裁法庭24小时在线受理纠纷、接受咨询,成功调解旅游纠纷11起。区检察院开展检企联系对话3次,上门走访旅游企业6家,收集意见、建议8条,参与旅游综合治理活动2次,办理督促行政执法部门履职案件5件,通过“绿色通道”办理涉旅刑事案件5件。建立旅游矛盾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和消费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实现矛盾纠纷在线调解、网上兑现,调解纠纷180件,成功率100%。办理整治旅游治安秩序、追客赶客、扰乱公共场所秩序的涉旅案件19起,行政拘留22人,现场教育训诫疑似追客赶客人员50人。公安、武警、交警、消防坚持全力保障黄龙音乐季、国庆节等重大活动、重要节点景区值勤安保工作,实现旅游安全事故零发生。今年“十一”黄金周期间,警民合力寻找走失老人儿童的事迹,被中央电视台予以报道。
探索建立政法机关联系重点企业、重点项目制度,通过巡回办案、上门服务、现场办公,及时解决企业生产经营和项目落地推进过程中的法律服务问题56个。建立项目建设环境治理联席会议制度,对堵路阻工、参工参运等问题加强综合治理,区公安分局派驻民警,区司法局组建法律顾问团,为项目建设创造了良好法治环境。
打通“法治路”全面推进依法治区
今年4月份,武陵源区天子山街道黄河村、索溪峪街道迎宾路社区获第八批“全省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同年7月份,武陵源区军地坪街道办画卷路社区获评第七批“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武陵源区也在2018年连续第四次摘取全国法治县(市、区)创建活动先进单位。
全面依法治区,必须紧紧围绕保障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来进行。武陵源区抓实“四个推进”,构建领导干部知法依法、人民群众信法守法、制度保障护法执法的“法治大厦”,领导干部学法、人民群众信法、制度保障护法,为武陵源经济社会快速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推进司法责任制综合配套改革,完善员额管理制度,实现员额退出、增补常态化制度化。建设新型办案团队,两院入额院领导和员额检察官充实到办案一线。深化执行制度改革,建立综合治理“执行难”的工作格局,区法院“决胜执行难”工作在全省会议上交流经验;区公安分局投资1800万元加快推进了“4+X”警务机制改革。“警务协作群+”助推旅游警务提质增效,深受国内外游客好评。
推进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健全人民陪审员、人民监督员、警风警纪监督员制度,采取微博直播庭审、新闻发布会等形式公开审务、检务、警务事项。强化党委执法监督,制定《案件评查工作实施方案》,坚持月督查、季调度、年总评。区委政法委牵头开展专项执法检查4次,纠正瑕疵案件30件。区法院案件执结率、实际执结率、平均办案周期等指标均居全省前列。区检察院所办案件无一错案、超期案。区公安分局建立五级审核负责制,没有发生一起行政复议更改案件及行政败诉赔偿案件。
推进司法便民利民,巡回法庭、检察联络室每月固定时间到乡(街道)开展巡回审判、调解纠纷。坚持对生活困难的当事人减、免、缓缴诉讼费,发放司法救助金12万元。出台《武陵源区欠薪农民工法律援助制度》,坚持为农民工等弱势群体提供法律援助。
加快城乡法治文化公益设施建设,在溪布街法治文化公园增加了具有可读性和欣赏性的法治故事,在索溪河沿岸设立了丰富多样的法治文化牌,将法治精神融入了乡规民约、家风家训。
树立“形象窗”强化政法队伍建设
5月22日,武陵源区公安分局邀请省公安厅特约监督员刘云讲座,勉励和鼓舞广大民警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忠勇担当。
加强政法队伍建设,是党中央的一贯要求,也是人民群众的热切期盼,更是做好新时代政法工作的有力保证。武陵源区坚持增强政治建设、坚持从严治警、坚持有效引导舆情,打造了一支过硬的政法铁军。
加强政治建设,分批分专题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政法干警培训调训率100%。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守纪律、讲规矩、做忠诚卫士”,赴贺龙、袁任远故居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等系列教育活动。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组建政治建警宣讲团,坚持思想教育、实践磨砺、实战训练相结合,强化忠诚核心、拥戴核心、维护核心、捍卫核心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坚持从严治警,充分发挥政法纪检监察组的监督作用,对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及时开展警示、约谈和整改。组织政法各单位班子成员赴省警示教育基地开展反腐倡廉警示教育活动。加强政法廉政文化建设,增强了全区政法干警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的意识,筑牢了拒腐防变防线。
有效引导舆情,成立政法网络舆情应对和依法处置协调小组,制定依法办理、舆论引导、社会面管控“三同步”实施方案,对网络舆情和热点问题第一时间发现、回应和处理。大力宣传政法综治维稳战线先进人物、先进事迹、典型案例和工作成效,凝聚人心,弘扬正气。在平安武陵源微信公众号发布信息 1245条,湖南长安网上稿108篇,三湘综治网上稿120篇,在中国旅游报、湖南卫视、张家界日报等报刊媒体上稿100余条,展示了政法队伍的精神风貌,公检法司公众评价均排全市第一。
“从城区到乡镇,从村居到景区,现在的社会治安环境绝对没有问题!”索溪峪街道双文村的廖新初担任过三十多年的村干部,他对武陵源城乡的治安环境有着切身的体会。的确,武陵源区近年来政法综治维稳工作取得显著成效,使全区人民群众的安全感进一步提升,也使距离武陵源“两个建成”目标更近一步。
迈入新时代,武陵源誓保全区社会大局长治久安、群众安居乐业的信心更加坚定!开启新征程,武陵源全力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旅游胜地的步伐更加坚定!在锦绣山水上,武陵源将继续抒写浓墨重彩的平安和谐画卷。 (屈泽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