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武陵源区的平安建设工作取得新进展。全区各级各部门以维护社会持续稳定、服务经济建设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平安创建”为载体,以构建“共治、共建、共享”的新治理格局为目标,加强基层基础建设、注重源头治理和重点治理,不断强化和创新治理措施,效果明显,景区社区秩序井然、社会大局和谐稳定,主要凸显五个亮点。
亮点一:党委政府高度重视,高位推动。领导高度重视、亲自部署,区委、区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委关于综治工作的一系列决策部署,不断强化对综治工作的组织领导,不是停留在一般号召上,而是落实在具体项目上,如网格化管理提质升级、五个平台充实完善等。区财政加大了综治工作保障力度,将综治中心建设、网格化服务管理平台建设、综治视联网建设、雪亮工程及雪亮乡村建设的所需经费均纳入财政预算,统筹安排经费1000多万元,确保全区综治工作深入开展。
亮点二:综合治理体系健全,责任到位。构建职责清晰、奖惩分明、务实管用的综治责任体系,落实综治工作措施,明确了各单位的主要责任、责任督查与追究、考核评价的规定。建立党政主要领导和综治分管领导履行综治工作职责实绩档案,定期研究部署综治工作。将综治和民调工作纳入全区城乡互助共建工作,做到同部署、同督查、同讲评、同考核。把综治工作责任延伸到村(社区),并把村(社区)综治民调得分成绩与城乡互助联系村(社区)的后盾单位综治成绩相挂钩。高度重视国家安全人民防线工作,全区国家安全防线工作体系健全;“4.15”、“11.1”国家安全宣传教育工作部署有力、效果良好;配合国家安全专门工作有力有效,在办理韩国基督教监理会渗透案件中发挥了积极作用;景区国家安全侦查工作“绿色通道”的开通具有旅游区特色。
亮点三:管控措施全面落实,成效显著。公安、巡特警、武警、交警联合开展常态化大巡防、大防控、大整治,“红袖章”“志愿者”等义务巡逻队活跃在大街小巷,群防群治力量日益壮大。全面推进“121”(一村双警一站)旅游警务战略,在全区33个村居设立警务工作站,每个警务工作站配备一名民警和协警,将警力放在前沿阵地,进一步织牢治安防控网。对重点信访对象维稳有办法,通过给信访对象介绍劳务工作达到了有效管控的目标,效果明显,值得总结推广。落实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机制,创造性的学习践行“枫桥经验”。中湖乡为实现矛盾纠纷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的调解目标,建立了“三调一问”工作机制,在所有村居干部网格分片的格局中,对矛盾纠纷实行网格初调、村居二调、乡镇三调的模式,对仍然不能化解的矛盾纠纷问计于巡回法庭或引导诉讼处理,施行效果明显,矛盾纠纷上交数量逐月减少。深入开展“10+X”平安创建活动,区委政法委下发深化平安创建实施方案,广泛开展“平安景区”“平安家庭”“平安校园”“平安工地”“平安社区”等形式多样的平安创建系列活动,平安创建氛围日益浓厚。省、市综治民调成绩均排全市第一。
亮点四:信息化建设稳步推进,水平较高。乡(街道)、村(社区)“网格化+综治中心+雪亮乡村”标准化建设全部完成,全区各部门视频资源全部接入区网格化指挥中心,构建并完善“天上、地下、部门、中心”社会治理网络体系,现共接入全区视频监控点位1962个,综治视联网实现了区、乡(街道)、村(社区)三级贯通。区、乡(街道)、村(社区)三级综治中心已全部挂牌成立,标准化建设正稳步推进。中湖乡、索溪峪街道综治信息化工作运行良好。推行 “一键式音频紧急救助报警系统”,建成113个音频报警点,景区、学校、医院等公共场所的安全风险得到有效防控。扎实推进网格管理规范化建设,城区、景区、农村三大板块网格化管理体系全面建成,初步形成了“多网合一、一网打尽”的组团式服务。在索溪峪街道试点推行“网格+十户联防组+党建”的党建微网格社会治理模式,得到国家发改委、省委政法委相关领导的点赞。学习浙江“4个平台”建设经验,对网格化管理模式进行了提质升级。建立健全区、乡(街道)、村(社区)、网格四级管理机制及各职能部门事件处理机制,形成高效管理的4+1工作体系。
亮点五:扫黑除恶工作周密部署,宣传广泛。区委常委会专题研究,成立组织机构专抓落实,坚持优先安排、全额保障专项经费,高规格部署推进,高频度督查调度,多形式宣传走访。侦办了2起涉恶案件,一起是市纪委交办、市公安局指定管辖的慈利赵某健涉恶犯罪集团案件;一起是邓某君涉恶团伙案。逮捕犯罪嫌疑人8人,查缴枪支1支、管制刀具2把。中央扫黑除恶督导组反馈的29项问题全部整改到位。治乱强基同步推进,紧紧围绕知名旅游胜地建设,强力推进“铁腕治旅”专项整治,严厉打击“追客、赶客、强卖、强买”等侵害游客权益的行为,整顿扰乱旅游经济秩序非法活动,做到行业乱象整顿全覆盖;治安乱源整治全覆盖;社会治安防控全覆盖。旅游秩序进一步好转,游客投诉同比下降,在公众安全感测评中群众对扫黑除恶开展情况满意度相对较高。(屈泽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