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鄢渊 通讯员 杨贵兰 邓亚林
一个居民小院、一圈木凳子,干群面对面,同喝一壶茶,聊的是民风家风,谈的是惠民政策。
“乡亲们,黄家坪地理位置这么好,咱们不能守着金饭碗没饭吃,要让思想变、村居美、腰包鼓,大家都说说,对村里正在发展的茶园种植有什么意见?”4月24日晚,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武陵源区委书记朱用文在协合乡黄家坪村上旦组屋场与群众讲政策、听民意、谈发展……
“五位一体”全覆盖
“整区推进,每村都开”,每个屋场每季度召开一次甚至多次“屋场会”,收集的问题“件件有回音,事事有着落”。宣政策、谋发展、提建议、论变化、引风尚,“屋场会”成为武陵源区深化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国家级试点建设的村(居)主战场。
“今后这种屋场会可以多开。”金杜村村民谢金浓喜欢这种亲密聊天的方式。4月15日,在该村土家织锦草木染观光体验园,当地和来访的永定区四都坪乡牧笛溪村十几名干部群众围坐一堂,在“屋场会”上交流乡村振兴经验。板蓝根花在春风中盛开摇曳,村民忙着翻整土地,栽种栀子、木蓝、冬绿等土家织锦染色植物,远处农旅项目的忙碌景象振奋人心。
4月8日,索溪峪街道田富村村民在“屋场会”上畅所欲言,就发展现代农业、改善人居环境提出意见建议,街道主要负责人认真倾听诉求并现场回应。目前,该街道各村(社区)已明确33处屋场会地点,通过屋场会改善民生、解决问题。
截至目前,武陵源区以村(社区)或小组(网格)为单位,在全区设立大、小屋场200余个,探索建立了“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乡(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村(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小组或网格+村(居)民”的“五位一体”的“屋场会”议事模式,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的触角下沉到居民庭院、居民小组以及每个群众,实现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工作全覆盖。一场场“屋场会”,让干部与群众共话变化、共谋发展、化解矛盾、舒缓怨气、解除心结,成为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桥梁纽带,让文明新风吹拂美丽乡村。
“四不”管理精细化
“建生祭碑原来是不对的。”“违法的事儿可不能干。”……4月17日,中湖乡定家庄村新屋湾组一场“屋场会”上,村民七嘴八舌把“法”聊。
“国家现在殡葬管理的方针是积极地、有步骤地实行火葬,改革土葬。禁止建造坟墓的‘六区’包括耕地、林地……”当日,该区司法局法律服务志愿队来此调解一起殡葬占地纠纷,为了提高村民绿色殡葬的意识,顺便组织了一场普法专题“屋场会”,让国家殡葬管理的法律法规深入民心。
“屋场会”不拘形式、不限时间、不定调子、不打板子。为了让群众真正敞开心扉,会议搬出会议室,在村民小组、大屋场、空坪地、村民聚集地开,有召开座谈会的、有举办篝火会的、有开茶话会的,形式不拘一格。村民白天要忙农活,会议就安排在晚上开,临时牵根电线、安个灯泡照明,冷了就燃一堆柴火。群众可以随时参会、离会,发言不限时长。将“屋场会”形成制度并常态化推进,是武陵源深入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建设的有益探索。
为了确保详实掌握社情民情,要求村(居)第一书记认真填写《武陵源区新时代文明实践“屋场会”活动记录表》以及《武陵源区乡(街道)月“屋场会”活动汇总表》,把“屋场会”主题、内容、摸排及收集困难问题数、解决困难问题数记录在内,便于梳理、督办,确保社情民情有深入了解、收集问题有解答回应,并通过“现场解决一批、解释说明一批、协调处理一批、集中上报一批、反馈汇总一批”的形式解决合理诉求,以切实的实际成效取信于民。
截至目前,武陵源区已通过“屋场会”摸排及收集困难问题308个,解决困难问题118个。
“三动”法则推动干群“在一起”
建立“吸引群众靠活动、打动群众靠心动、凝聚群众靠行动”的“三动”法则,主动将屋场会与志愿服务活动相结合,机关干部坚持每月到联系村(居)“报到”,组织开展“志愿服务+送戏下乡”“志愿服务+义务理发”“志愿服务+关怀帮扶”等接地气的志愿服务活动,强化服务理念,以影响和带动更多的群众参与到志愿服务中;与“新时代文明实践好人故事会”活动相结合,筛选5名“湖南好人”“道德模范”,以屋场会为载体,分享好人故事,教育引导更多群众,传递向上向善正能量;与中心工作、“三大攻坚战”等重点任务相结合,及时有效收集社情民意,通过政策宣讲等形式引领乡村旅游发展,助推乡村振兴,持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建设幸福美丽新农村。
今年3月到4月,近两个月时间里,武陵源区各级领导干部脚踩泥土,不舍昼夜,踏遍全区33个村(居),截至目前,全区共召开“屋场会”200余场次。全区群众反映热烈,纷纷点赞,“在家门口与区委书记聊家常,这是第一次”“干部走到我们身边来了,感情就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