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频道 > 区县新闻 > 武陵源

走出一条和美之路

2019-01-09 18:12:04  来源:掌上张家界  作者:  阅读: 张家界日报社微信


    走出一条和美之路

    ——武陵源区协合乡乡村治理工作纪实

    记者 易善任

    在市中心城区与武陵源城区之间,静卧着一个美丽的山乡,她叫协合。这里植被茂盛,空气清新,民风淳朴,环境优美。

    近年来,该乡紧紧围绕“提质武陵源再创新辉煌”战略和争当乡村振兴排头兵目标,以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治理乡村,转变了党员干部群众的思想观念、改善了乡风民风,乡村治理硕果累累。

    2018年11月19日,我省首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示范点授牌,该乡杨家坪村成为36个单位之一。如今,该乡成为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美丽山乡。

    搭建“连心桥”

    来到协合乡党委政府驻地,一尘不染。大门口的入党宣誓墙、红军革命浮雕,庄严神圣。循一楼入,往后走,进入廉政文化区, “清、明、廉、洁”内容警醒警心;上楼梯,进入党的光辉历程长廊,从党的一大到十九大,让人又上了一堂生动的党课。

    该乡将党建工作作为乡村治理的出发点。乡党委书记董波认为,乡村治理要融“自治、法治、德治”于一体,关键是做好群众工作,让全乡8000多名群众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

    2017年初,全乡党员干部大会召开,董波带领乡党委政府一班人下村走访,一路查探民情,询策问计。半个月时间,走遍了全乡6个村居,走访村、组干部100余人次,村民1000余人次。

    群众最恼火的事,就是不能及时了解国家政策;群众对党员干部最不满意的事,就是他们不把群众当家人;群众最痛恨的事,就是党员干部在其位不谋其事。

    “从转变党员干部、群众的思想观念入手,提高他们的认识;从拉近党员干部与群众的距离入手,将群众当家人;从了解群众情况入手,一心一意为群众办实事。”2016年12月,该乡“三群三家”(认识群众当家人、了解群众知家底、服务群众办家事)、“三走访三签字”工作法出台,新时代党员群众讲习所开讲。讲自身学习建设、讲国家方针政策、讲传统道德文化、讲种养技术。

    乡里新时代党员群众讲习所一周一次,村里一周一次,村组一月一次。2年来,全乡共进行讲习活动近700场次,受教党员群众近2万人次。每月主题党日活动,全乡党员穿着“红马甲”,戴着“小红帽”,以村为单位,组成义工队,开展关爱留守儿童、农村环境卫生治理、与村民同劳动、帮扶困难群众等活动。

    “讲习所常态化开讲和‘红马甲’义工队,让党员干部提高了服务群众的意识,改变了群众的思想观念。干群关系通过‘连心卡’‘党员小书包’融洽和睦,一条党员干部与群众的“连心桥”搭建起来。”区委组织部驻杨家坪村第一书记李冰介绍,了解了家人的家底,给家人办事得心应手。自此,协合乡风村风民风和谐。2年来,全乡没有发生一起上访事件,群众的满意度直线上升,村民有了满满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铺就“和美路”

    10月5日夜,杨家坪村村部农耕文化广场、禾田居蔬菜公园、李家院子、昌华风雨桥等处,灯火通明,人头攒动,鼓乐喧天,欢歌热舞。

    该村组织的“文化夜市”开了场。

    打溜子、吹唢呐、走花灯、舞龙灯、拉二胡、唱山歌、玩太极、跳广场舞……上千村民、游客参与其中,嗨翻了整个山村。

    “锻炼了身体,快活了心灵,参加活动还有积分,月底可兑换日常生活用品。”胡逻组组长、溜子队队长71岁李伊政打得一身汗,散场时仍意犹未尽。

    2018年,在乡党委政府和驻村干部的帮扶下,该村 “文化夜市”活动出台,半个月内,组建了11支文艺队,村民积极参加,经过专业培训和节目编排。从8月1日起,每周五、六晚在村里展演。

    “吃穿不愁,治病有医保,没房子有阳光房、易地搬迁。村里还开设了‘美丽公益账户’,小孩读不起书已成历史。”村民陈香菊边跳广场舞边说。

    2017年,该村 “美丽公益账户” 设立,全村30多名乡贤、150余名村民踊跃捐款达31万多元,其中村民邓昌华两次捐资22.8万元,修建了风雨桥。有了“公益账户”,全村39名贫困学生分获1000元-5000元生活补助。不仅如此,村里考上高中、职高(中专)的学生奖励500元;考上全日制大学的分别奖励1000元-5000元;考上清华、北大的奖励5万元;应征入伍的青年当年奖励1000元。

    同时,该村出台村规民约、村训、村赋、村歌,建设村文化墙、村道德讲堂、村农耕文化广场,建成全市首个村史馆,并在全村开展 “最美婆婆”“最美媳妇”“最美庭院示范户”“最美环境卫生组”“最美乡风文明组”等评比活动,让乡村治理更上层楼。

    该村只是协合“以文化人”进行乡村治理的缩影。

    治出“新图境”

    “远看是田园,入户是花园。”协合山村,在村容村貌、美丽庭院上下功夫,实施民居风貌改造和庭院美化工程,统一风格,统一设计,统一施工,构建绿色宜居的生态环境。

    杨家坪村是该乡民居风貌改造和美丽庭院建设的践行者。该村对村道、引水渠、游步道、危桥、民居等进行了建设和改造。如今的杨家坪,村道干净,民居庭院美丽,绿植养眼,路灯靓丽……

    “村道上,村部广场,房前屋后,没有垃圾,没有畜禽粪便,家家户户庭院绿化。”正在打扫庭院的村民王作定介绍,这都是该乡实施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的成果。

    近年来,该乡建立村民共建美好家园机制,在全乡范围内倡导“净绿美”,整治“脏乱差”,实行“门前三包”,聘请保洁员50多名,负责全乡辖区内公共卫生区域清洁,垃圾及时清运处理;建立管护机制,乡内道路、水利、文化、体育、卫生等公益设施有专人管护。推动全乡道路、房屋、水系三边绿化及保护,全乡沼气、太阳能、液化气等清洁能源到户率85%;扎实开展乡看村、村看组、组看户的环境卫生考评机制,全乡新建垃圾池50多个,取缔不合环保要求的养殖户30多户,猪、鸡、鸭等家畜家禽实行圈养。进行环境卫生月擂台赛,给月擂主颁发流动红旗并奖励1000元。

    同时,该乡周一至周五,所有村干部实行坐班制,外出办事需请假,确保村民办事“最多跑一次”。实施雪亮乡村,村村成立综合应急志愿者队伍,建设监控系统,实行社会治理网格化管理。

    因乡村治理有效,协合被人民日报、央视网等主流媒体宣传报道。该乡先后荣获全省“五个好”乡镇党委、省级安全生产示范乡镇、省级环境优美乡镇等殊荣,并被列入全国乡村旅游暨旅游扶贫大会现场观摩点,全国、省人大代表都来此调研。

    省委副书记乌兰,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陈向群,副省长隋忠诚,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虢正贵,市委副书记、市长刘革安,市委副书记刘绍建,市委常委、市委宣传部部长郭天保,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武陵源区委书记朱用文等省市领导先后到该乡视察调研乡村治理等工作,给予高度评价。

    站在协合乡党委政府大门边的入党宣誓墙下,董波表示,乡村治理是一个长期坚持的过程,今后,该乡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勤耕乡村治理,让协合成为法治有序、德治有效、自治有利的美善山乡。

    图片由协合乡党委政府提供



    返回栏目[责任编辑:张家界新闻网]

举报此信息
进入张家界新闻网微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