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界日报·掌上张家界客户端 全媒体记者 宁惠
“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从刚上班时默默无闻的一名农事推广员,逐渐成长为高级农艺师,每走一步都脚踏实地、兢兢业业,他用心用情,为产业当好“护航员”;他矢志不渝,为茶农当好“研究员”;他诚心帮扶,为种植户当好“指导员”……在平凡中实干出彩,留下了农技人最美的身影。他就是2022年湖南省最美科技工作者——张家界莓茶发展服务中心主任、高级农艺师邓武成。
保住果农“钱袋子”,当好产业“护航员”
农村出生的他,热爱这片土地,热爱农业、农村。为了大地的丰收,毕业后,他不忘初心,回到农业部门工作至今。
早些年,柑桔产业是张家界市永定区农业的支柱产业和农民增收的“钱袋子”,然而虫害对柑桔产业生产和发展造成了严重危害。怀着对农技推广强烈的事业心与责任感,邓武成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为切实阻滞柑桔大实蝇扩散,邓武成通过野外调查、室内研究及创办柑桔大实蝇绿色防控技术示范基地,探索出了以成虫羽化监测为基础,成虫诱杀为核心,虫果处理为关键的柑桔大实蝇防控集成技术体系,创建了绿色防控技术体系与专业化统防统治相融合,技术示范与农民参与或培训相结合的新型推广模式,取得了显著成果。
全区累计创办防控示范核心区25个,推广应用面积39.52万亩,挽回经济损失7929.39万元,节省农药成本2882.99万元。
2016年8月,由邓武成主持的“柑桔大实蝇绿色防控技术示范与推广项目”荣获张家界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以“拓荒牛”精神为茶农当好“研究员”
“干农业,其实学习创新很重要,只有不断积累,才能增强农业科技含金量。”邓武成十分注重理论研究,热爱学习,敢于创新。
永定区是张家界莓茶主产区,是“中国莓茶之乡”,近年来,永定区委区政府大力发展莓茶产业,莓茶产业已经成为永定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当前,永定区莓茶种植总面积达13万多亩。如何防治病虫害是莓茶“一县一特”和产业发展中遇到的最大瓶颈,也是茶农对莓茶产业发展前景最担心的问题。
由于全国目前莓茶还没有病虫害种类和防治方法的指南,为让永定区莓茶产业保持持续健康发展,邓武成在经费十分有限的情况下,坚持开拓创新,“摸着石头过河”的敢钻敢创精神,组建了张家界莓茶产业发展研究院,与湖南农业大学植保学院合作,开展莓茶病虫害种类调查研究三年来,首开先河地鉴定了莓茶点茎多霉溃疡病、莓茶炭疽病、拟盘多毛孢叶斑病等莓茶病类3种,斜蚊夜蛾、黑尾大叶蝉虫类2种,筛选出苯甲吡唑酯等4种药剂,填补了国内外空白,莓茶病害绿色防治技术国内领先。
倾情奉献 当好种植户“指导员”
作为一名农技人,邓武成深知推广服务的重要性,邓武成自1997年参加工作,先后在乡镇企业局培训服务中心、永定区农业局等单位工作,从事农技推广20多年,长期担任科技特派员联系科技扶贫村累计12个,经营服务主体26家,推广创新技术3项。多次获得省市先进,为张家界市特色产业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推动乡村振兴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作为永定区渡船坡水果场科技特派员,邓武成既当产业发展技术员,又当科技扶贫指导员,只要一有空就会对农户和贫困户进行技术培训,真心实意帮扶农民解决急需的困难。他多次组织土肥等部门专家,对该水果场进行科技创新管理提高市场竞争力,创建了“渡船坡科技人才创新培育绿色水果示范基地”,因地制宜制定了绿色有机栽培管理及病虫防控技术方案,推广四项集成技术,降低了水果场病虫害发生率,提高了商品优质水果率达95%以上。
目前,该基地成为了市民游客休闲赏花、观光采摘的网红打卡基地,每年3月至9月份,吸引了众多市民游客来基地采摘观光,唱响了渡船坡水果品牌。其注册的“渡般坡黄桃”远销长沙等城市,实现年销售额达600多万元。
“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邓武成心里想的是农民,念的是农业,装的是农村,他一直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新时期农技推广事业、推进乡村振兴不懈努力,在这片希望的大地上,留下了出彩农技人最美的身影。